“到2015年,把南宁建设成为中国-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支撑和服务作用。近日,《南宁市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由此确定南宁市要着力推进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7月1日,南宁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钱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明确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区域,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市就此提出了建设“三基地三中心”(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的目标。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和面向东盟的桥头堡的首府南宁,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激增,南宁如今已具有较为成熟的交通枢纽功能和发展较快的信息、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钱健表示,信息中心的建设工作包括六大任务: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际一流水平的区域性网络通信枢纽中心。包括建设完善的连接国内各个城市的骨干网、国际通信出口局、城域网拓展升级完善、“无线城市”等方面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南宁通信能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打造区域性的信息资源中心。包括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信息共享和公开平台,推进信息资源跨区域的共享、开放与应用,建设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基础数据库和各专题数据库,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数据库等;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形成区域性的应用中心。包括建设电子政务、社会保障信息工程、市民卡工程、就业服务信息工程、公共卫生医疗信息工程、城市预警监控与应急指挥平台等一系列的信息化应用工程;加快推进信息交流门户体系建设,形成区域性的发布中心。包括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门户平台、网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国家“魅力城市”网站、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服务信息平台、中国-东盟多语种翻译服务中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等国际化信息工程,使南宁成为区域性国际重要机构和广泛信息聚集的城市,推动城市服务国际化,塑造信息国际化城市新品牌;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区域性信息服务中心。包括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引导和建立区域经济发展配套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围绕“三基地、三中心”建立信息服务的产业链等,全面提升南宁市信息服务业水平;加快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建成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包括推进面向东盟的信息产业基地、南宁国际软件培训和软件开发外包基地等建设,建立开放式的信息产业园区,制定信息产业鼓励政策,重点扶持一批面向东盟服务的信息技术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等。加快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的关键在于尽早形成聚集效应,吸引更多大型信息技术企业进驻。南宁会在相关项目补贴、土地、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信息企业和信息用户、东盟国家机构与企业的进驻。